学校首页  首页  部门建设  规章制度  招生信息  就业信息  学生资助  心理健康  学习研究  下载中心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  
院长鹿林发表署名文章《渔在鱼中》
作者:    时间:2014-12-31

12月27日出版的《山东交通学院报》发表了院长鹿林的署名文章《渔在鱼中》。全文如下:


渔在鱼中
院长 鹿林

  知识的学习是要依托于载体的,如我们习惯于读书学习,书本就是知识的载体,然而,承载着不同读者目光的同一本书,对知识的理解是各异的,为何?影响因素诸多使然。大学教育,非常注重理论体系的学习,假如有《交通运输的组织》这门课,其课程内容可能会包括交通运输的陆海空通道、车船机等运载工具以及两者的组合方式等等内容;这可能是要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知识,考试也不外乎这些内容。但是,蕴含在这些原理、规则等知识内容之中的,是能将其贯穿起来的逻辑脉络,这个逻辑脉络是课程的编写者按照自己的思考创于其中的,可以言传,可以意会,然而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却看不见;就像人的经络,我们知道有,也可以体验其存在,而物理解剖却找不着。知识背后的逻辑脉络,我称之为逻辑力,是构筑文章机理和知识组合的心力,来源于作者的心智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,老师给出了一道命题作文,如果没有人抄袭,全班同学一定是写出了不同的文章,为何?可能是构筑的主题、写作的路径以及表达的能力等有差异的缘故,是写作者心力不同所系。在学习中,对理论的掌握和领悟很重要,而透过知识的表象,领悟其逻辑力的构筑方式是更深层次的学习。任何问题的道理是一定的,但揭示道理的深浅和粗细程度却可能不同,阐述道理的方式也就有若干,从而演绎出了丰富的逻辑力,写出了不同的文章。同样道理,现实中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可能很清楚,而实现的途径却很多,达到的效果也就有了差异,沿用习惯了的路径虽然简单,但不一定集约,重新构筑逻辑力就可能是创新。对知识的学习是顺着逻辑的路径一步一步进行的,最终达到了课程学习的总要求;当你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,又悟出了其中的逻辑力构架,对知识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;如果尝试着做一些逻辑力的调整和创新,就会改变了知识的组合方式和组成结构,就可能产生了不同视角的文章。如果在实践中对事物的逻辑力做些调整或重构,就可能在实现途径、产品构成、运用渠道等方面产生创新性成果。同时,知识的学习是一点点积累的,不断积累的过程就是实现目标的过程,这就是蕴含于课程学习中的目标管理法,一节课一节课的知识学懂了,就实现了单元的目标;一单元一单元的知识掌握了,就实现了本课程的目标。目标管理对于学习是这样,对于工作也是这样,只是所要实现的目标不同,用于实现目标的资源配置不同而已。如果书本表述的知识是“鱼”,那么蕴含于其中的逻辑力、目标管理法就是“渔”;其实,蕴含在知识的“鱼”中的“渔”是丰富多彩的,需要我们学会去品味。学习永无尽处,掌握知识易,学会方法难。
  我们正在重构人才培养体系,就是力图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的价值链,打造集约的学生成长载体,每一个专业都应该把学生毕业时所要达到的成长目标描述得很清楚;培养过程是依托于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的学习、训练和养成的,而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又要由课程、课余活动和自我教育等内容来表现,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目标要求,阶段性目标的一步步实现,构成了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现。我们要细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指向,优化培养内容的配置,明细各个价值活动的因由和在体系中的支撑作用,而不能用笼统的模糊概念代替精致化的来龙去脉;也不能只是延续着过去的做法,依存着过去的模板,继续着课程、活动等内容的堆积,这会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匹配不够,甚至会使整个培养体系根基不牢。
  要做到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逻辑力清晰,就需要我们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,深刻地提炼人才培养的价值主线,围绕着价值主线配置课程体系、课余活动、自我教育等等,并做好不同内容的相互结合和协同。比如说有一些课余活动的内容是课程体系的延伸,也有些课余活动的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支持,如大学生课余科技活动,是课程体系和课余活动的集成,也是学生自我的爱好;诸如文体活动、社团活动,是人才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不可或缺的,又很难用课程体系来代替,这些都需要统筹于人才培养体系中。课程体系和课余活动是我们设置的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,是学生成长的条件,而不能代替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因,即使再好的课程体系和课余活动安排,如果没有自我的学习和领悟也很难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成长给养。同时,也应该看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志向、兴趣爱好、实际条件等等是不同的,不可能用课程体系和课余活动包揽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,个性化的自我教育,顺应自我优势的成长,理应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。由此可见,人才培养体系应该由两部分构成,其一是建立学习情境。通过课程体系、课余活动、自我教育等内容组合,营造学生学习锻炼的外部条件;其二是学生的成长。即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,通过自己的努力,将外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。
  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,设计者会有意无意的在知识的组合中埋下诸如逻辑力、目标管理法等等的“渔”,而学习者是不是能够感受和体验到其存在,却是另一回事,这需要寻找,我将其命题为“鱼中寻渔”。就是知识的学习者,不仅要学会知识表达的道理,还要寻找意蕴其中的逻辑的构筑和结构,体验其中的逻辑力或者是其它哲理性等等的东西。如何寻找?既需要老师的点拨,更重要的是自我领悟,这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内容,“鱼”中寻“渔”要成为人才成长的自觉。大学期间,人才培养涉及的内容很多,时间的跨度也较长,我们从一节课、一个活动,一步一步拓展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,对学生是由简入繁、由浅入深的成长积累过程,我们要使学生随着知识的“鱼”的增加,不断地积累和提高“渔”的能力,并演化为非常娴熟的思想方法。因为,在激烈竞争的当今,知识折旧的速度很快,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人的自我成长的能力上。这正是鱼之虽多,常新也难;渔技虽难,会捕则易;鱼美,渔妙。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5001号 · 邮编:250357 · Copyright @ 2002-2012 山东交通学院-学生工作网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:80683887